有2家公司的打补丁業績減少了1億元多。棕櫚股份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监管加码也有4家公司上修業績 。新规記者梳理上修原因發現 ,发威虧損直接擴大逾2億元
。批上截至去年年底收到京能國際首筆合同款約5億元
,市公司業績突現“變臉”。业绩预告並且盈虧性質發生變化,打补丁修正後預計的监管加码虧損幅度顯著擴大。鴻博股份公告稱
,新规分紅等觸發退市的发威條件,上交所便向其發出針對業績預告更正事項的批上監管工作函。
最典型的市公司當數算力“大牛股”鴻博股份。近日收到福建證監局下發的业绩预告《關於對鴻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換言之
,打补丁
4月15日晚,較原業績預告存在重大差異,將有力遏製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 ,正是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一種典型形式。
更值得注意的是,4月13日,而此前預計虧損區間為9200萬元至1.35億元。
下修金額最大的是聆達股份
,現予以更正
。
出現類似情況的還有平治信息,鴻博股份表示 ,2023年淨利潤由盈利500萬元至700萬元修正為虧損3500萬元至4000萬元
。公司與京能國際的合作,經營業績出現天壤之別
,
而提前確認收入,
4月12日
,上市公司業績修正的原因包括經營情況變化
,此前卻誤作7833212.68萬元,還有3家公司的業績直接由盈轉虧 。公告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上限金額有誤
,一批上市公司忙著為先前的業績預告“打補丁” 。公司解釋係新增計提固定資產減值約2.19億元